2022年8月12日-13日,《临床开发与创新合作论坛2022》在上海圣诺亚皇冠假日酒店圆满举行。序祯达生信负责人王佳伟在会议现场分享了主题为“多组学技术加速药物新靶点和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与临床转化”的演讲报告。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和组学数据的快速积累,多组学技术产生的丰富数据可以清晰描绘从基因到蛋白的各层面信息,从而加深我们对疾病机制的理解,为靶点发现和标志物开发奠定基础。
多组学技术加速药物新靶点和生物标志物发现与临床转化
运用多组学技术加深对疾病的认知
会上,王佳伟先生将多组学技术比喻为“药物开发加速的重要燃料”,多组学技术对疾病的精细分层、靶点发现以及生物标志物开发有着推进作用。就疾病分层来说,序祯达曾对食管鳞癌病人进行分子分层:通过对155例食管鳞癌病人进行全基因组、全基因组甲基化、mRNA、蛋白组检测,并对每一位病人的组学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最终获得了食管癌的四种亚型,为患者提供了新的诊疗方向。类似这样的方案设计已在多种肿瘤类型中广泛应用。
序祯达生物信息技术总监 王佳伟
分析多组学数据加速药物新靶点的发现
对于新药靶点发现,使用 pQTL和孟德尔随机化工具来研究蛋白和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排除其他混杂因素的干扰,从而进行大规模的新靶点发现。
“蛋白检测技术也是靶点发现的有力工具。”王佳伟先生补充道,“序祯达蛋白组学平台引入了Olink技术,该技术拥有灵敏度高和样本起始量低的优势。序祯达是中国地区唯一拥有Olink qPCR(Target系列)以及NGS(Explore系列)双平台的服务商,也是唯一获得Olink铂金徽章认证的实验室。”使用蛋白组学、基因组学的联合分析方法,可以建立起蛋白和疾病间的因果关系,助力药物靶点发现。
综合多组学能力开发疾病诊疗技术
生物标志物也可用于疾病诊疗技术的研发。王佳伟先生与大家分享了香港科技大学玉如院士团队的案例:基于血浆蛋白组进行阿尔兹海默症诊断标志物的开发。该研究使用180个样本组成一个发现队列,对发现队列当中的1160个血浆蛋白进行检测,通过初步分析获得400多个与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的蛋白。同时通过网络模型获得了19个核心血浆蛋白,最后使用核心蛋白作为诊断阿尔兹海默症的联合标志物。运用多组学技术可以开发出新的疾病诊疗技术。
序祯达持续拓展全面的多组学平台
在前组学时代,靶点发现和标志物发现进程缓慢。而后出现的基因组学时代,大量的靶向药物以及伴随诊断的出现,使得精准医学得到了大力发展。如今的多组学技术可以剖析更多层面、更多维度的组学信息。序祯达致力于运用创新多组学技术,将服务能力从传统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拓展到蛋白组学、微生物组学,并建立起了一套立体的多组学综合解决方案,服务于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全流程,为精准医疗贡献力量。
同时,序祯达始终坚持高质量服务体系的建设,实验室安全与质量符合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已连续多年以满分成绩通过CLIA/CAP,并且拥有ISO15189、ISO27001等多项权威认证。未来,多组学技术的不断成熟可以获得更多维度的生物信息数据,对生物系统和疾病机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借助统计模型和分析算法从海量的信息筛选出关键的靶点以及标志物,加速药物的研发进程,帮助改善人类的健康。
临床开发与创新合作论坛2022圆满落幕
基因科技门户GeneTechCn.com精选文章《序祯达王佳伟:多组学技术加速药物新靶点和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与临床转化》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基因科技门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etechcn.com/915.html